1供熱計量的概念
供熱計量是以集中供熱或區域供熱為前提,以適應用戶熱舒適需求、增強用戶節能意識、保障供熱和用熱雙方利益為目的,通過一定的供熱調控技術、計量手段和收費政策,實現按戶計量和收費。簡單地說,供熱計量就是“用多少熱,交多少費”。供熱計量在世界特別是歐洲得到了廣泛的實施。目前,各國在供熱工程中采用的熱量計量方案主要分兩種:間接計量和直接計量方法。
1.1
直接計量方法。每個住戶的熱耗通過一塊戶用熱量表計量。戶用熱量表安裝在按戶分環系統中,可以直接用于供熱單位與熱用戶結算熱費。熱量表作為收費的計量器具,必須達到計量標準要求,在安裝使用前必須得到強制檢驗。熱量表安裝在供熱管路上,計量精確性高,但投資相對較高。
1.2
間接計量方法。戶內暖氣片的散熱量由蒸發式熱分配表或電子式熱分配表計量,整棟樓或整個小區安裝總熱量表。每戶的耗熱量不是直接計量,而是采用間接的方法,按照分配表的讀數分攤總熱量表所計量的總熱量,從而計算出每戶的耗熱量。蒸發式分配表主要是利用計量安裝在暖氣片上的蒸發液來計算暖氣片的散熱量,每年需要更換一次測量液管。電子式分配表則主要是采集暖氣片計算溫度,并利用暖氣片散熱量計算公式來計量散熱量。熱分配表特別是蒸發式分配表相對投資較低,但熱分配表無法直接反映用戶的耗熱量,只有通過借助于小區總熱量表,才能間接計算出用戶的耗熱量,并需要計算用戶耗熱量和熱費。
2供熱計量的必要性
供熱計量符合國家所倡導的低碳經濟與低碳生活理念,應當大力推行。
2.1
節能環保。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就住宅建筑而言,每平方米耗熱量比同緯度相似氣候條件的國家和地區高出2-3倍,而我國人均資源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占60%以上,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是25%,大量采暖用煤對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尤其是住宅采暖,減少用煤量已成為當務之急。供熱計量是促進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重要一環。
2.2
提高用戶舒適性。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用戶對用熱的個性化和提高舒適性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在傳統供熱系統中,用戶處于被動狀態,室內溫度由供熱單位進行調節,不能滿足用戶的不同需要。實施供熱計量,用戶根據自身要求,利用室內溫度控制裝置自主調節所需室溫。
2.3
符合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按面積收費不盡合理且加重用戶負擔。加之個別用戶用暖不交費,供熱企業無法對單戶停止供暖,加劇了矛盾,不利于供熱事業和諧發展。隨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人民群眾的節能意識逐漸增強,迫切要求實行熱計量改革,按計量收費。